
近期,全国多地连续高温,特别是一向凉爽的辽宁省酷暑难耐,大部地区最高气温高达 37~39℃,局地可甚至达到了40℃。这让人不得不牵挂起了年产值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的大连海参的命运。就在前几天,一篇题为《噩梦!40℃高温袭击!辽宁80-90%海参绝收或损失几百亿!单户损失高达数亿!预计参价大幅飙涨超50%》的自媒体文章在朋友圈广泛流传,以至于獐子岛不得不出面辟谣公司海参无忧。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些细节。从7月份以后,产量会季节性的增长。而在前面3-4个月,其实对于多数国家来说都是处于低产期。以柬埔寨为代表的新生国家的潜能很大。这使得橡胶的供求关系转换会需要更长时间。2019年因为干旱、高温、洪水等原因,总体产量可能会略有缩减。目前四季度的天气变化对于产量的影响也非常关键。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再度出现极端天气,那么全年的减产就会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而价格回升也就在所难免。
截至5月30日收盘,中国铁建股价报9.06元,跌3.51%。巨额负债致使公司去年应付利息近11亿年报显示,2017年,中国铁建总负债达到6432.39亿元,资产负债率78.26%,相比于2016年,虽然负债率下降了2.16个百分点,但是负债总额却增加了326.1亿元,同比增长5.34%。
虽然“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这种免责声明见的多了,但雷同太多,怎能不让人对号入座。其实,除了《手机》外,众多有影响力的商业作品中存在影射现实人物现象,比如扎克伯格、徐小平、乔布斯、比尔·盖茨、沈南鹏等等。作为公众人物,如果有一天你突然成了影视作品中的主角,会如何反应?除了崔老师的死磕到底,还可以参考下面几位的做法。
基建投资来源是地方政府的一个问题。土地市场降温导致土地财政增收见缓。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速降至2019年1-10月的6.9%。而2018年全年增速为25%。专项债虽然放量,但大部分额度用于土储和棚改,基建使用的比例不高。2020年基建增速可能得到修复。有几个原因:一是物价制约货币政策的腾挪空间,逆周期政策必须要倚重财政。第二,2020年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这表明明年对基建的支持力度可能很大。第三,专项债作为资本金的项目逐渐变多。国常会提出的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的制度或使得基建项目资本金缺乏的问题在2020年得到解决。国常会规定,降低部分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对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项目,可通过发型权益型、股权类金融工具筹措资本金,地方政府可统筹使用财政资金筹集项目资本金。资本金比例的下调,可撬动解禁万亿的增量资金。第四,专项债要用于新增基建项目。政策提到“重点用于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等能源项目,农林水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环保项目,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冷链物流设施,水电设施等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
而许小乐则呼吁,下一阶段稳供给应当是政策的主基调。从3月中下旬开始需求端逐步降温,但是年初流动性的边际放松一方面降低了房企的融资难度,另一方面较热的成交刺激了房企的拿地热情,且将更多的资金投入新开工和新项目。许小乐指出,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市场的平衡点不是当期供需,而是预期需求和潜在供给,供需节奏并不同步,在这种情况下需求的转冷没有即刻带动供给转冷,这种错位可能为后期市场埋下风险。